全屏 莱山区街道地图 莱山区乡镇地图 试试看!
33地图-→ 烟台莱山区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辖区: 【长岛地图 | 招远地图 | 蓬莱地图 | 莱州地图 | 莱阳地图 | 龙口地图 | 海阳地图 | 栖霞地图 | 牟平地图 | 福山地图 | 芝罘地图 | 莱山地图】 其他: 【地图下载】 【友链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莱山区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莱山区

莱山区,地处黄海之滨,与辽东半岛、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成立于1994年,是烟台市的行政中心。位于烟台市区东部,北、西与芝罘区毗连,南靠牟平区。总面积258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18.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6万人。莱山区因境内有莱山而得名。相传800多年前,在今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今烟台莱山机场内马鞍山),当时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由此得名建镇建区。

中文名称: 莱山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山东省烟台市
下辖地区: 辖6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
政府驻地: 黄海路街道
电话区号: 0535
邮政区码: 264600
地理位置: 地处黄海之滨,烟台市区东部
面积: 258平方公里
人口: 18.12万人
气候条件: 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代码: 370613
拼音: Laishan Qu

区情概况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成立于1994年,曾与烟台高新区实行“两区合一”体制,2009年3月16日, 烟台市打破延续十多年的高新区、莱山区“合一体制”,单独设立高新区。
莱山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莱山区目前辖6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共114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1998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对APEC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同年12月,国家科技部在此设立了全国第一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

行政区划

  莱山区辖7个街道:黄海路街道、初家街道、滨海路街道、解甲庄街道、莱山街道、院格庄街道、马山街道。区政府驻黄海路街道。

历史沿革

  因境内有莱山而得名。相传800多年前,在今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今烟台莱山机场内马鞍山),当时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由此得名建镇建区。 1994年7月2日,撤销烟台市牟平县,设立牟平区、莱山区。莱山区辖原牟平县的莱山镇、解甲庄镇和芝罘区的初家镇,区人民政府驻初家镇。
  1997年10月28日,设立滨海路街道办事处,将初家镇的前七夼、后七夼、迟家、石沟屯、樗岚、清泉寨、埠岚、刘家滩、孔家滩、福临夼、梁家11个村划归滨海路街道办事处管辖(鲁政函民字[1997]40号)。
  1998年莱山区辖3镇120个行政村。3镇为初家镇、莱山镇、解甲庄镇。[注:按照省民政厅公布的乡镇区划调整,此时还应有滨海路街道办事处(可能由烟台高新区管理)]
  1999年9月15日,设立黄海路街道办事处。将滨海路街道办事处的前七夼、后七夼、迟家、石沟屯、樗岚、清泉寨、埠岚、福临夼、梁家9个村划归黄海路街道办事处管辖;撤销莱山区初家镇,以原初家镇的远陵夼、沟北、陈家、庙后、初家、河东、河西、曹家、宋家庄、午后、杜家、南 、祁家屯、何家屯、曲家庄、东都、西都、田家庄、蒲子庄、曹家庄、解家、界牌、松岚、大郝家24个村设立初家街道办事处;将原初家镇的北贺、南贺、大庄、盛水庄、杨家台、邹家、房家、莱龙庄、三十里堡、孙家滩、于家滩11个村和解家庄镇的草埠、西轸格庄、东轸格庄3个村划归滨海路街道办事处管辖,滨海路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地迁至刘家滩村(鲁政函民字[1999]30号)。
  2000年,全区总面积258平方千米,辖2个镇,3个办事处,120个行政村。年底全区总人口15.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5万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莱山区总人口181963人;辖3个街道、2个镇,各乡镇人口: 黄海路街道 49469、初家街道 31836、滨海路街道 24211、解甲庄镇 40475、莱山镇 35972。
  2001年,全区总面积258平方千米。辖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区属工业园区,共27个居民委员会,96个行政村。年底全区总人口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8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258平方千米。辖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其中马山工业园为2002年12月新建),共31个居民委员会,90个村民委员会。年底全区总人口16.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5万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258平方千米。辖初家、滨海路、黄海路3个街道办事处及莱山、解甲庄2个镇,1个工业园区(莱山经济开发区),共118个行政村(居委会)、11个社区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18.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6万人。
  2009年2月10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莱山镇,以原莱山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莱山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莱山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解甲庄镇,设立解甲庄街道办事处和马山街道办事处。
  将解甲庄镇的孔辛头、冶头、徐家店、车家、南水桃林、北水桃林、林家疃、朱柳、姜家疃、李家疃、丁家夼、梁家夼、沟头店、新姜庄、周家沟、解家河、西解家庄村、繁荣庄、结子沟、大山后、东解家庄共21个村划归解甲庄街道办事处管辖,解甲庄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解甲庄镇人民政府驻地。
  将原解甲庄镇的西谭家泊、日头泊、岳家庄、王家沙子、辉石埠、马山、刘家埠、北寨、南寨、辛安、东泊子、西泊子、北沙子、南沙子、郭家屯、望杆墩、曲家洼、新天堡、小山后共19个村和滨海路街道办事处的草埠村划归马山街道办事处管辖,马山街道办事处机关驻马山村。
  2011年5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28.51 万人。

自然环境

气候特点

  莱山区环境优美,依山环海,海岸线长21公里,最高海拔401米,集山、海、岸线于浑然一体,属中纬度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在700多毫米,年均日照2673小时,年相对湿度为64%;区内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和环境综合保护措施的推行,该区空气质量常年处于优级水平;千亩天然海水浴场的海域水质洁净,沙细滩平,海水无任何污染,是烟台市最洁净的海域之一。

主要河流

  境内有大小河流11条,流域面积170平方公里,库容量105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8.8万亩;拥有农田林 网面积 8万亩,沿海防护林27公里;林木覆盖率达40%以上;拥有大中型机械540多台套,机械化作业 面积达90%以上;区镇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健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55%以上。

自然资源

  莱山区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繁育;丰富的牧草资源,有利于发展草食性经济动物;广阔的浅海滩涂,可大力发展近海养殖业;紧依烟台市区的区位优势,为发展城郊型高效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莱山区是“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 的主产区,是烟台市三大菜篮子基地之一,是胶东半岛最大的袖珍西瓜生产供应基地;是莱山蜜桃的发源地。95年被列为山东省生态农业示范区,(98)年被列 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莱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蔬菜、果业、畜牧、水产和园林花卉五大支柱产业。

经济概况

  莱山区建区前,各项基础薄弱。建区后,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国际商贸旅游中心区、科技教育新兴区和改革开放示范区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经过10年的努力,迅速实现由传统农业区到现代工业区的跨越。由建区时的松散型农村发展成为烟台市新的行政中心、新兴的文化体育中心和科技智力密集的现代化新型城区。
  重要基础设施逐渐完善。1995年,把公路建设列为新区建设的首要工程,重点修建清莱路、初黄路两条主要干线公路,并对县乡公路和村路进行改(扩)建。2000年开始修建滨海中路。2002年,修建莱山立交桥,境内公路与绕城高速公路连接贯通。2003年,全区公路干线里程90.20公里,县乡路里程67.81公里,晴雨通车里程128.80公里;互通式立交桥3座。城区形成了 “四纵三横” 的道路网络。全区各类运输汽车由建区初的2000余辆发展到8000余辆;全区拥有固定电话用户7.96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4.50万户,电话普及率68部/百人,为全市首个“电话区”。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莱山区以生态城、文化城、旅游观光城为建设目标,城区内先后建起盛泉广场、生态广场、烟台体育公园、森林公园等公共设施;新建办公大楼、商业大楼、教学大楼20余座;新开发住宅小区9个,开发面积107.60万平方米,原先分散的村庄连成一体,成为高楼林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现代化新城区,实现由城乡结合部向城市中心区的转变。
  工业经济由弱变强。坚持“工业立区”、“项目就是生命线”的理念,确立“加快发展高新区,带动发展莱山区”的思路,以烟台高新区起步区为基础,大力发展工业经济。1995年,先后组建起清泉、江北、东芝、黄海、绿叶、初家等21个集团公司,形成以企业集团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格局。1997年,开始对国有工业企业和镇办、村办集体工业企业进行改制,盘活国有集体资产,整合厂房、设备、技术等资源,增强企业发展活力。2000年,建立烟台高新区盛泉工业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投巨资开发建设标准厂房,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发展工业的平台和基地;制定完善投资优惠政策,专业招商、全民招商、物业招商等多措并举,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工业项目先后进区。2002年,建立马山工业园,规划占地20平方公里,为东部经济板块崛起奠定基础。2003年,建立莱山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8.16平方公里。至2003年, 莱山经济开发区已开发14.40平方公里,进区项目375个,其中工业项目374个,“两税”收入7350万元,初步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加工为支柱产业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全区工业企业1171家,比建区时增加27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建区时的6家发展至112家。全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31.42亿元,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8.0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64.5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22亿元,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47.2%, 比1994年增加10.7个百分点; 实现利税5.79亿元,比1994年增加4.59亿元。
  大力发展旅游业。1996年,投巨资修复竹林寺,建凤凰山公园。1999年后,以滨海路为轴心的旅游观光景带已经形成。黄海游乐城新建植物园、奇石馆和盆景苑等景点,不断丰富观赏内容。 200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亿元,是1994年的6倍,其中外汇收入32万美元。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大农业开发和投入,发展城郊型高效农业。1996年,推行蔬菜规模种植, 先后在初家镇、莱山镇、解甲庄镇建立3个千亩方蔬菜种植基地,加强菜田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以曲家洼为中心的微型西瓜基地建设,推广蔬菜日光温室和无支架大棚种植技术,成为烟台市高效农业示范区。1998年,莱山区被列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2002年,在莱山镇建立无公害万亩蔬菜基地,推广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逐步调整果品结构,重点开发大樱桃、密桃、大李子、红提葡萄等,发展精品果园。畜牧、渔业生产在建基地、调结构、重技术、抓管理和防治疾病的基础上,扩大食草节粮型畜牧生产和珍禽异兽、海珍品的养殖。至2003年, 全区蔬菜种植1777.53公顷,总产7.82万吨,产值5524万元; 西瓜种植200余公顷,总产5850吨;全区果园1698公顷,果品产量1.09万吨,产值1.67亿元;年产牛羊猪鸡肉2750吨,牛奶3600吨,禽蛋3067吨,畜牧业产值5685万元。全区海水养殖1958公顷,养殖产量2.53万吨,水产品产量2.82万吨,渔业产值8057万元。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57.31亿元,比1995年(24.72亿元)增长1.3倍。
  “科教兴区”战略全面实施。1995年,莱山区成立烟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997年,开始与国内40余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协作网络和科技成果项目库,加强科技信息交流与合作。1998年,建立烟台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化示范基地,面向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贸易、人才技术交流等,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是年,烟台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第五个对APEC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成为中国与APEC成员交流与合作的窗口和基地。2003年,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700余人,民办科研机构40余家。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由建区初的2家发展到31家。民营科技企业由建区初的9家,发展到106家,完成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136个,技工贸年总产值近60亿元。莱山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3亿元,下降1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77?亿元,增长3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2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比重为4.2:59.6:36.2。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6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实现财政总收入2.9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56.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7亿元,比年初增加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5亿元,比年初增加2.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2亿元,比年初增加4.5亿元。

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75亿元,下降11.9%。农业增加值1.53亿元,下降14.2%。粮食总产2.2万吨,比上年下降6.3%;油料总产3500吨,下降7.8%;水果总产1.1万吨,增长17.5%;蔬菜总产7.8万吨,增长6.3%。肉类总产2705吨,禽蛋总产3067吨,奶类总产3333吨。水产品总产2.82万吨,下降6%。全年造林44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31.7%。全区农机总动力18.1万千瓦,下降1.8%。

工 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33亿元,比上年增长45.4%。产品销售率达100.71%,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9.8亿元,增长58.6%;实现利润(8.8)亿元,增长91.5%;实现利税(12.8)亿元,增长80.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1.54%,比上年提高57.85个百分点。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城乡商品交易市场6处,与上年持平,成交额7300万元,同比增长32.6%。实现进出口总额6.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出口4.08亿美元,增长40.4%。新签利用外资项目90个,合同外资额5.87亿美元,增长55.4%;实际利用外资62.8亿美元,增长109.2%。主要旅游景点有体育公园、黄海游乐城、岱王山庄、凤凰山公园、竹林寺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3%;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其中外汇收入32万美元。

地方特产

黑刺参

   黑刺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科,多生长在海底岩礁、砾石地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重要的药材和滋补品,是牟平沿海珍贵海产品之一。

天鹅蛋

  天鹅蛋学名紫石房蛤,属海洋双壳贝类,是烟台沿海名贵海产品之一。一般生活在水流畅通、粗砂、砾石海底。分布于养马岛后海"小象岛"与养马岛之间的一狭长水域内,面积约100亩。属冷水性贝类,耐寒性很强

阿福小西瓜

  阿福小西瓜:属早熟品种,瓜皮绿色带细条纹,果肉鲜红色,瓜小椭园形,单瓜重1.8-2.2公斤,瓜皮极薄,糖度为12-14度,口感极好,耐贮运。烟台莱山区解甲庄镇2001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春季"五一"开始上市,秋季"国庆节"前上市,市场价格每公斤高于平均水平0.6--0.8元,是目前最好的小型红瓤西瓜

大花生

  烟台市气候温和,土壤松疏,雨量适中,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大花生生长。19世纪中期,大花生从国外传入烟台,很快在境内扩散种植,到20世纪30年代基本普及到境内山区大部分地区,成为烟台农村主要的经济作物。全市现有花生播种面积11.6万公顷,产量35万余吨。

基础建设

建设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2.23亿元,比上年增长77%。房地产开发投资8.98亿元,增长70%。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2家,实现增加值40311万元,增长37.9%;实现利税17596万元,增长57.9%。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3个,完成投资额440万元。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68公里。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787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143万元,增长10.8%;邮政业务总量1642万元,增长2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互联网用户7000户。

社会事业

教科文卫

  有高等学校2所,在校生3.3万人;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生2000人;普通中学11所,在校生1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7600人;小学23所,在校生8000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8500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700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2项。专利申请量52件,比上年增长46%;授权专利26件。拥有公共图书馆3个。拥有卫生机构8所,其中,医院、卫生院6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31张,卫生技术人员396人,其中医生192人。有体育馆3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8枚,其中金牌2枚。

区内大学

  烟台大学 (综合性高校,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
  山东工商学院(财经类高校,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军事类高校,位于芝罘区,规划将迁于莱山区)
  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医学类高校,位于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农业类高校,莱山区滨海中路)
  烟台职业学院 (高职类高校,位于莱山区)
  烟台城市服务技术学院 (高职类高校,位于莱山区)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高职类高校,位于莱山区)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独立学院, 位于莱山区)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32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967元,增长2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44元,比上年增长15.2%;生活消费支出2776元,增长?6.4%?;人均居住面积27平方米。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753人,比上年增长7.4%;其中城镇467人,增长10.5%;农村286人,增长2%。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6个,床位510张,收养300人。社会福利企业9个,安置残疾人员247人。

人才工作情况

  莱山区人才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强化服务,优化环境为出口,整体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为实现全区经济建设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基本情况

  莱山区建区以来,积极拓宽渠道,大力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现有本科以上学历5594人,其中高级职称240人,中级职称1045人;博士5人,硕士138人。每年到我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逐年递增,2003年以来共接收博士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163人,本科毕业生5213人。累计举办现场(综合、专场)招聘会150余次,网络招聘会20余场。2007年率先在全市开展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公开招聘23名大学生到村(居)任职。

主要做法

  一是搭建人才招聘平台。每年定期举办不少于12场大型人力资源招聘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双向选择的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企事业单位赴人才聚集的外省市开展跨区域招才引智活动,广泛吸引优秀人才到莱山区创业发展。创建了烟台市第一家集人才与劳动力求职用工信息于一体的“莱山区人力资源”网,为企业提供高级专业人才寻访、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等服务。
  二是巧借外智解决难题。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和管理难题,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化工程和软件开发等产业为重点,加强对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专家和技术的引进。目前共引进和接待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专家100多人次,其中院士级11人次,副博士以上学位20人次,管理及技术人员出国培训50多人次,争取上级外专局引智资金支持近200万元。另外采取外聘、咨询、讲学、兼职、邀请上门等形式,引进国内博士学位、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370多人,破解技术企业难题200余个,促进项目单位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以及成果的转化、推广。
  三是构筑平台创建载体。积极引导企业利用驻区高校智力资源开展合作。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烟台大学联合成立了烟台药学院,为企业发展储备了专业技术人才。杰瑞石油、华东电子、台海玛努尔、祥隆企业等在建筑、机电、电子信息方面与驻区高校开展了长期密切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协助中科院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52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到莱山落户,成为莱山区承载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平台。区里投巨资建成国家级创业孵化中心,为科技人员创业提供信息咨询、综合指导、后勤管理等服务。对前来创业、工作的优秀科技人员在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为引进的高层次科研人员无偿提供科研、生产用房近5000平方米,使引进的人才安心创业。
  四是“党管人才”重点突出。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人才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责任制,树立“党政一把手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亲自抓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人人都可成才的观念,不唯学历、资历、身份,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发现、检验人才。把“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等纳入人才培训、管理体系中,不断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定期不定期研究全区人才工作,集中力量解决人才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33三维地图】网址www.33map.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33map.net)-33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